追尋紅色記憶

于堂日
  兒時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坐在樹蔭里,手捧一本《鐵道游記隊》的小人書,陶醉在那縱橫的鐵道線和萬頃碧波中,李正、王強、劉洪這些耳熟能祥的英雄名字,一直留守在記憶的最深處。一個月前,興業(yè)集團黨委組織優(yōu)秀黨員前往棗莊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進行紅色教育,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,踏上了前往棗莊這塊英雄的熱土。
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坐落于棗莊市薛城區(qū)臨山。我們在導游的引領下,踏上層層臺階,仰望鐵道游擊隊紀念碑,該碑高33米,頂端是游擊隊戰(zhàn)士持槍沖殺的鑄銅人物塑像,底座正面鐫刻碑文,兩側為花崗巖浮雕,再現(xiàn)了游擊隊員英勇殺敵的場面。我們列隊向著紀念碑深深的三鞠躬,黨員代表為先烈敬獻了花籃,表達了興業(yè)黨員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之情。
據(jù)介紹,鐵道游擊隊他們截軍列、打洋行、扒火車、炸橋梁,打得日偽軍魂飛膽喪,使魯南抗日根據(jù)地得以不斷鞏固和擴展。他們開辟了華中、山東赴延安的通道,在槍林彈雨、風險萬千的情勢下,護送劉少奇、陳毅、羅榮桓、肖華等首長和千余名指戰(zhàn)員安全過境到達延安,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。
  來到影視基地,我們在導游的引領下沿著棗莊老洋街,參觀了沙溝炮樓、臨城監(jiān)獄、義和炭場等標志性革命景點,回顧了魯南黨的光輝歷史和奮斗足跡。在鐵道游擊隊傳奇劇場里,大家觀看了“沙溝受降”真人實景情景劇,讓人感受到了戰(zhàn)爭年代游擊隊的勇敢和智慧。一個個場景,一幅副圖片、一件件文物,生動再現(xiàn)了當年戰(zhàn)火紛飛的崢嶸歲月,仿佛那一位位英勇的戰(zhàn)士又回到了眼前,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  下午,我們乘車來到了微山縣的微山湖,這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,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,是中國荷都、北方水鄉(xiāng)、鐵道游擊隊的故鄉(xiāng)。游輪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馳,一大片望不到邊的水域出現(xiàn)在了眼前。放眼遠望,湖水一望無際,水光瀲滟,風帆點點。湖中大片的荷花亭亭玉立,透露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。遠處是成片的蘆葦,水鳥在上空盤旋,再遠些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叢林和湖水,林中的伏義陵、仲子路廟、望湖塔依稀可見,北方水鄉(xiāng)的美果然名不虛傳。
在微山島上稍事休息之后,我們一行換乘竹筏,泛舟湖上,站在船頭欣賞著河道兩邊的風景,“清風徐來吹皺一汪碧水,舟行湖面蕩開層層浪花。”竹筏穿行在蘆葦蕩中,水清風靜,船兒悠悠,心亦悠悠,不時有鳥兒被小船驚起,歡叫著,扇動著翅膀飛向蘆葦深處。那肆意生長的蘆葦密密匝匝、柔曼嫵媚,一眼望不到邊,讓人不知不覺聯(lián)想到當年著名的鐵道游擊隊、微湖大隊,就是憑借這綠色屏障與侵略者周旋并多次化險為夷的場景。
第二天,我們冒雨瞻仰了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,抱犢崮巍峨險峻,雄踞要沖,易守難攻,在偉大的抗日戰(zhàn)爭中,這里是我黨在山東敵后的重要根據(jù)地之一。1939年9月,羅榮桓、陳光同志受黨中央派遣,率八路軍115師師部、686團到達抱犢崮山下的大爐,并把師部設在此地。在導游的引導下,我們依次參觀了115師紀念館、政治部、司令部、王麓水紀念館、魯南區(qū)黨委、魯南行署、魯南軍區(qū)等七個歷史展館。
  史料記載,羅榮桓元帥執(zhí)掌山東,創(chuàng)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,山東抗日根據(jù)地在最輝煌的時候,占據(jù)了八路軍正規(guī)軍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員。后來四野的主力,三野的一半,二野的一部分,一野的數(shù)萬人,都是從山東動員來的。山東軍民對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的勝利所建立的功勛足以彪炳史冊。
  漫步在這些由茅草和石塊砌成的老房子里,一段戰(zhàn)火紛飛的崢嶸歲月,一個激情高昂的時代撲面而來。那一草一木,一石一路,支撐的是那段崢嶸歲月的抗戰(zhàn)光輝歷史,弘揚的是激情高昂永不言敗的抗戰(zhàn)精神。
  結束了參觀瞻仰,我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歸途。大巴車在高速路上疾馳,耳邊竟然依稀聽到了那激動人心的旋律:“……我們爬飛車那個搞機槍,闖火車那個炸橋梁,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,打得鬼子魂飛膽喪……”歌聲仿佛從遙遠的天邊傳來,從萬頃的碧波中傳來,從深邃的蘆葦蕩中傳來,從滿山遍野中傳來,這歌聲,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弦歌不輟、薪火永相傳。
(作者為興業(yè)北方創(chuàng)信公司員工)